USB 改朝換代
法人看好嘉澤(3533)明年表現
還記得前陣子剛換手機
當天回家要充電時發現
原本的充電線怎麼嘟都嘟不進去
查了一下才知道 新型的智慧型手機
已經換成 Type-C 規格一段時間了...
而且不只手機,連 DT、NB 都引進了相關應用
有一家公司也受惠於此技術
還聽說明年在 Type-C 的滲透率大幅提高下
營收和獲利也會有大幅度的成長
這家公司就是,連接器材廠-嘉澤(3533)
除了 Type-C,他還有 2 項大利多喔!
一起往下看看...
首先,快速整理公司資訊:
嘉澤為全球第二大 CPU Sockey 製造商
嘉澤(3533)創立於 1986 年
主要從事電子連接器的製造、生產、設計、銷售
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的 CPU Sockey (電腦主機板插槽) 製造商
公司於 1992 年在大陸廣州創立 得意精密電子公司
2004 年在上海創立分公司
產品營收比重為
連接器 98%、其它電子零組件 2%
產品應用比重為
DT 約 42%、Server 約 27%、NB 為 19%、
Thunderbolt(嘉基)約 8%、USB Type C 約 4%。(資料來源)
未來展望 & 題材
嘉澤(3533)於今(2017)年生產 Purley 平台伺服器
的 CPU 獨立壓接插槽(ILM)
使公司 2017 Q3 營收創單季歷史新高
法人預估公司將在明年隨著
1. Purley 平台 滲透率持續提升
2. Type-C 成長動能放大
3. 子公司嘉基 Docking Cable 需求大幅成長
這三大因素下,營收、獲利將表現樂觀
貿聯-KY(3665) 還心動大砸一億元入股子公司嘉基
共拿下 4.65% 的股權...
嘉澤(3533)股價自 12/04 出現轉強跡象
且近期也出現投信連續性的買單
截至 12/22 收盤股價 195 元 來到前幾次
上攻失敗的 200 元整數關卡壓力區
這次在投信的大力捧場之下
股價有沒有機會突破呢?
打開「籌碼 K 線」
Step 1. 先看籌碼是否集中
→嘉澤(3533)股價、籌碼同步轉強
統計自 2017/12/04 至 12/22 共 15 天
先檢視:1.主力買賣超、2.買賣家數差、3.千張大戶持股比率
在 12/04 以前,主力買賣超主要呈現多數賣超
使籌碼出現較鬆散的現象
但在 12/04 股價拉出下影線之後
主力買賣超↑ 及 買賣家數差↓
顯示「籌碼開始集中」
唯一美中不足的是「千張大戶持股比率」
由 48.03% 上升至 48.13%
上升幅度顯得不足。
Step 2. 籌碼是否出現異常?
→過去「融資」多為散戶使用
大部分呈現同增同減的情況
而且大多時候在同增階段,股價↓
在同減階段,股價↑
而且在股價下跌時有攤平現象
不過在 12/04 以後
融資隨散戶買賣超下降而適度消化
對股價未來上漲具有正向幫助
Step 3. 是「誰」在動作
→主要為「投信」認養
前面提到,這次的最大買家為「投信」
自 12/04 至 12/22
投信持股比率由 8.12% 上升至 10.83%
要注意的是,投信因為有受到限制
投入一檔股票的金額不得超過基金淨值的 10%
也不得超過該檔股票 公司股本的 10%
根據實務,當投信持股比率來到 15%
常有買盤力竭現象
所以未來如果投信持續買超
持股比率一直上升
一但來到接近 15% 的程度,可就要多多注意囉!
→分點元大、永豐金、國泰、日盛聯手
觀察到分點券商部分
以買超前 4 家券商為主
【元大】、【永豐金】、【國泰】、【日盛】聯手買
但每家的買超量都差不多
沒有【關鍵券商】的存在
反倒是在賣超分點方面
【新加坡商瑞銀】與【台灣摩根士丹利】在區間中連續賣股
特別的是,賣超的籌碼對於股價出現「賣盤力竭」的情況
而近幾個交易日中
台灣摩根士丹利也正由賣轉買
似乎有意加入買方陣營
Step 4. 股價的壓力?
→整數關卡 200 元
檢視股價的壓力或支撐
可以使用「統計分價量表」
「一年來最大成交量區」價位約在 193.77 元
可以發現每次在越過此價位後
通常來到 200 元左右時都會回跌
由此研判 200 元為近期較大的壓力
而這次能不能順利突破關卡的重點
就在於投信連續性的買盤延續
以及是否有【關鍵券商】的出現
帶領股價突破且站穩價位。
如何用籌碼選股找出嘉澤(3533)?
→ 以下 4 步驟就找到
股價漲跌的基本元素,終究回歸於「籌碼」
要找出籌碼好且具飆股潛力的的股票
並使用「布林表態股」找出股價創高的標的
Step 1-點【籌碼選股】
Step 2-點【密技交流】
Step 3-搜尋【布林表態股】
Step 4-點進去【布林表態股】
※ 延伸閱讀:
※ 想學好投資的你,一定要加入!
解決你股票上的各種煩惱(選股、健檢、進出場...)
籌碼K線Line好友>> 點我加入
籌碼K線FB秘密社團>> 點我加入
免責宣言
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,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,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